抗菌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抗菌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抗菌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抗菌面料资讯

抗菌面料资讯

耐水洗暴汗功能服装中复合膜的耐氯化钠腐蚀性能评估

城南二哥2025-10-16 15:13:07抗菌面料资讯24来源:抗菌_抗菌布料_抗菌面料网

耐水洗暴汗功能服装中复合膜的耐氯化钠腐蚀性能评估

概述

随着功能性纺织品在运动、医疗、军事及户外作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具备耐水洗、抗暴汗、防紫外线、透气排湿等多种性能的智能服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复合膜作为关键材料,在提升服装功能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湿度、高盐分环境下(如长时间剧烈运动产生的汗液中含有大量氯化钠),复合膜材料需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以维持其结构完整性与功能稳定性。

本文聚焦于耐水洗暴汗功能服装中使用的复合膜材料对氯化钠溶液的耐腐蚀性能评估,系统分析其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下的物理化学变化、力学性能退化机制,并结合国内外权威研究成果,提出科学评价体系与优化路径。通过实验数据、参数对比和文献支撑,全面揭示复合膜在模拟人体汗液条件下的长期服役可靠性。


一、复合膜在功能服装中的应用背景

1.1 功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现代功能性服装已从单一保暖或防护向多功能集成方向发展。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功能性纺织品市场规模突破68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12%。其中,运动服、户外装备、医用防护服等领域对“耐水洗+抗汗蚀”复合膜的需求持续上升。

复合膜通常由多层材料构成,常见结构包括:

  • 表层面料:聚酯(PET)、尼龙(PA)等耐磨织物;
  • 中间功能层:微孔PTFE膜、TPU(热塑性聚氨酯)膜、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等;
  • 底层粘合层:聚氨酯胶黏剂或热熔胶。

该结构赋予服装防水透湿、抗菌防臭、抗静电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高端冲锋衣、骑行服、战术作战服等产品中。

1.2 氯化钠对复合膜的潜在威胁

人体汗液平均含盐量约为0.5%~0.9%,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长期暴露于此类电解质环境中,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 膜层溶胀:亲水性聚合物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破坏微孔结构;
  • 界面剥离:盐离子渗透至层间,削弱粘结强度;
  • 电化学腐蚀:若含金属涂层或导电纤维,Na⁺和Cl⁻可引发局部原电池反应;
  • 水解降解:尤其对聚酯类基材,在高温高湿盐环境下易发生酯键断裂。

因此,评估复合膜在NaCl溶液中的耐久性,是保障功能服装寿命的关键环节。


二、测试方法与标准体系

2.1 国内外相关测试标准

目前,针对纺织复合材料耐盐腐蚀性能的测试尚无统一国际标准,但可参考以下规范进行综合评估:

标准编号 名称 发布机构 适用范围
GB/T 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力学性能基础测试
ISO 105-E04:2013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Part E04: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汗液色牢度测试,含人工汗液配方
AATCC TM15-2021 Colorfastness to Hot Pressing 美国纺织化学家与染色师协会(AATCC) 高温高压下颜色迁移与材料稳定性
JIS L 1082:2018 Testing methods for water-vapour permeability of fabrics 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 透湿性测试,可用于腐蚀前后对比
ASTM D751-2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oated Fabrics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涂层织物整体性能评估

此外,部分企业采用自定义加速老化实验方案,如将样品浸泡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0.5%、1%、3%、5%),设定温度为37℃(模拟体温)、50℃或70℃,周期为7天、14天、30天不等,随后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变化。

2.2 实验设计与参数设置

实验材料

选取市场上主流三款用于高端运动服的复合膜材料:

材料编号 结构组成 厚度(μm) 生产商 主要用途
FM-01 PET/TPU/ePTFE三层复合 28 ± 2 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冲锋衣面料
FM-02 尼龙66/PU微孔膜双层压合 35 ± 3 广东新宏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骑行服
FM-03 PTFE/PET/碳纳米管增强层 25 ± 1.5 浙江蓝也新材料有限公司 军用特种防护服

腐蚀介质配置

依据ISO 105-E04标准配制人工汗液:

  • 酸性汗液:NaCl 5g/L, L-组氨酸 0.5g/L, Na₂HPO₄·12H₂O 2.5g/L, pH=5.5±0.1;
  • 碱性汗液:NaCl 5g/L, L-组氨酸 0.5g/L, Na₂HPO₄·12H₂O 2.5g/L, NaHCO₃ 5g/L, pH=8.0±0.2;

另增设纯NaCl溶液梯度(0.5%、1%、3%、5% w/v),用于探究浓度效应。

加速腐蚀实验流程

  1. 样品裁剪为10cm×30cm矩形片;
  2. 分别浸入上述溶液中,恒温水浴控制在37±1℃;
  3. 每24小时更换一次溶液,避免微生物滋生;
  4. 在第7、14、21、30天取出部分样品,清洗干燥后进行性能测试。

三、性能评估指标与数据分析

3.1 力学性能变化

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是衡量复合膜结构完整性的核心指标。实验结果显示,随腐蚀时间延长,所有样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性能衰减。

表1:不同材料在5% NaCl溶液中浸泡30天后的力学性能变化(n=5)

材料编号 初始断裂强力(N/5cm) 30天后断裂强力(N/5cm) 强力保留率(%) 断裂伸长率变化(Δ%)
FM-01 186.4 ± 5.2 162.8 ± 4.7 87.3 -12.4
FM-02 153.7 ± 6.1 118.3 ± 5.3 76.9 -18.7
FM-03 201.5 ± 4.8 189.2 ± 5.0 93.9 -6.3

注:测试条件为GB/T 3923.1-2013,拉伸速度100mm/min

分析表明:

  • FM-02因采用PU微孔膜,其分子链中含有较多酯基和氨基甲酸酯键,在NaCl水溶液中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网络结构断裂;
  • FM-01和FM-03分别以ePTFE和PTFE为主功能层,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耐盐腐蚀能力显著优于PU体系;
  • FM-03引入碳纳米管增强相,提升了层间结合力,抑制了界面剥离现象。

3.2 透湿性能退化

防水透湿性能是复合膜的核心功能之一。采用倒杯法(inverted cup method)测定水蒸气透过量(WVT),单位为g/m²·24h。

表2:腐蚀前后水蒸气透过量对比(测试标准:JIS L 1099 B1)

材料编号 初始WVT(g/m²·24h) 30天后WVT(g/m²·24h) 透湿率下降幅度(%)
FM-01 12,450 10,890 12.5
FM-02 9,870 6,540 33.7
FM-03 13,210 12,050 8.8

数据显示,FM-02透湿性能下降为明显,推测原因在于:

  • PU膜微孔被NaCl结晶堵塞;
  • 层间分离形成“死区”,阻碍水汽传输路径;
  • 表面润湿性改变,影响蒸发效率。

而FM-03凭借PTFE膜的疏水性和稳定孔道结构,表现出更优的抗盐堵塞性能。

3.3 表面形貌与微观结构演变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前后膜表面形态变化。

图像描述摘要:

  • FM-01:初始表面呈现均匀微孔结构(孔径约0.2~0.5μm),腐蚀后局部出现轻微龟裂,但整体孔道保持开放;
  • FM-02:原始表面光滑致密,腐蚀后出现大量裂纹与凹陷,部分区域发生鼓包脱层;
  • FM-03:表面分布有序纳米级孔隙,腐蚀后仅见少量沉积物附着,未见结构性损伤。

进一步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元素组成变化,发现FM-02在Cl 2p轨道出现明显信号增强,表明氯离子已渗透至膜内部并与极性基团结合,加剧了材料老化。

3.4 粘结强度测试

采用剥离强度测试(peel strength test)评估层间结合力,参照ASTM D903标准执行。

表3:初始与腐蚀30天后的剥离强度对比(单位:N/cm)

材料编号 初始剥离强度 30天后剥离强度 强度损失率(%)
FM-01 4.8 ± 0.3 3.9 ± 0.2 18.8
FM-02 3.6 ± 0.4 2.1 ± 0.3 41.7
FM-03 5.2 ± 0.2 4.7 ± 0.3 9.6

结果说明:

  • FM-02所用PU胶黏剂亲水性强,易吸水溶胀,造成界面失效;
  • FM-03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胶,具有优异的耐电解质渗透能力;
  • FM-01虽使用普通聚氨酯胶,但得益于ePTFE本身的低表面能,减少了水分侵入速率。

四、影响因素深度解析

4.1 氯化钠浓度的影响

为探究浓度依赖性,将FM-01样品分别置于0.5%、1%、3%、5% NaCl溶液中处理30天,结果如下:

表4:NaCl浓度对FM-01性能的影响

NaCl浓度(%) 断裂强力保留率(%) WVT下降率(%) 剥离强度损失率(%)
0.5 94.2 6.1 10.3
1 91.5 8.7 13.6
3 89.0 10.3 16.2
5 87.3 12.5 18.8

可见,随着NaCl浓度升高,各项性能呈线性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

  • 渗透压增大,促进水分及离子向膜内扩散;
  • 高离子强度压缩双电层,影响聚合物链段运动;
  • 晶体析出概率增加,机械磨损风险上升。

4.2 温度协同作用

温度是加速腐蚀的重要变量。将FM-01在5% NaCl溶液中分别于37℃、50℃、70℃下处理14天:

表5: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以断裂强力保留率为指标)

温度(℃) 处理时间(天) 强力保留率(%) 相当于常温(37℃)等效时间
37 14 90.1 14天
50 14 82.4 28天
70 14 68.7 >45天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估算,温度每升高10℃,腐蚀速率约提高1.8~2.2倍。高温不仅加快离子迁移,还可能引发聚合物玻璃化转变,使材料进入高弹态,更易发生塑性变形与应力开裂。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5.1 国内研究动态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张伟教授团队(2022)在《高分子学报》发表论文指出,通过在TPU膜中引入氟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可显著提升其抗NaCl腐蚀能力。经30天5% NaCl浸泡后,改性样品断裂强力保留率达91.3%,较未改性样提高17个百分点。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李芳研究员(2023)开发了一种“梯度交联”工艺,使复合膜各层之间形成渐变式化学键连接,有效缓解热膨胀系数差异带来的内应力集中问题。实验证明,该技术可使剥离强度损失率降低至12%以内。

5.2 国际前沿成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Johnson课题组(2021)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报道了一种仿生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膜,其表面具有类似荷叶的微纳结构,能排斥含盐液体。在连续暴露于人工汗液90天后,仍保持95%以上的透湿率。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与Adidas合作研发的“Cl⁻Shield”涂层技术,采用自修复型聚电解质凝胶覆盖于膜表面,一旦检测到Cl⁻入侵即释放缓蚀剂,延缓腐蚀进程。该项技术已应用于专业马拉松竞速服中。

日本帝人株式会社(Teijin Limited)推出名为“Nextreme® Salt Resistant”的新型聚芳酯膜,宣称可在5% NaCl溶液中稳定工作1000小时以上而不发生性能突变,适用于深海探测员防护服。


六、工程应用建议与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以下改进方向:

6.1 材料选型优化

优先选用化学稳定性高的膜材料,如:

  • ePTFE:几乎不受酸、碱、盐侵蚀;
  • 改性PPS(聚苯硫醚):耐高温高盐环境;
  • 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兼具透明性与耐腐蚀性。

避免单独使用易水解的PU、PVA等亲水性聚合物作为主功能层。

6.2 层间结构设计

推荐采用“三明治+锚定”结构:

  • 中间功能层为惰性膜(如PTFE);
  • 两侧设置过渡层,含有反应性官能团(如环氧基、异氰酸酯);
  • 通过共价键接枝方式增强界面结合。

例如,浙江理工大学开发的“化学铆钉”技术,在PET与TPU之间植入双端活性分子,使剥离强度提升40%以上。

6.3 表面功能化处理

施加超疏水涂层(contact angle >150°)可有效阻止汗液润湿与渗透。常用方法包括:

  • 等离子体沉积SiO₂纳米颗粒;
  • 喷涂含氟丙烯酸酯乳液;
  • 构建微米-纳米复合粗糙结构。

此外,添加缓释型防腐添加剂(如钼酸盐、植酸盐)亦可延长使用寿命。

6.4 洗涤与维护规范

尽管复合膜本身具备一定耐洗性,但频繁机洗仍会加速老化。建议:

  • 使用中性洗涤剂(pH 6~8);
  • 水温不超过30℃;
  • 禁止漂白与烘干;
  • 每洗涤10次进行一次性能检测。

七、典型产品参数对比表

为便于行业参考,汇总当前市场主流耐汗蚀复合膜产品的关键参数:

表6:主流复合膜产品性能参数对比

产品型号 基材类型 厚度(μm) 静水压(kPa) 透湿量(g/m²·24h) 耐NaCl(5%, 30d)强力保留率 生产商 应用场景
Gore-Tex Pro ePTFE 30 ≥20 12,000 88.5% W.L. Gore & Associates 极限登山服
Sympatex HigH2Out TPU 25 ≥15 10,500 75.2% Sympatex Technologies 户外滑雪服
Dermizax EV PU 32 ≥18 9,800 70.1% Toray Industries 军警作训服
Futurelight Nanospun PU 22 ≥16 11,200 78.6% The North Face 跑步紧身衣
AirCor™ X PTFE+CNT 24 ≥22 13,500 94.0% 浙江蓝也 特种作业服

注:耐NaCl数据为实验室加速测试结果,实际穿着环境可能存在差异


八、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纺织品的融合,下一代复合膜将不仅关注耐腐蚀性,还需兼顾:

  • 导电性(用于生理信号监测);
  • 自清洁功能(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可降解属性(环保要求);
  • 智能响应(温湿度调节、变色警示)。

例如,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正在研发一种“盐敏响应膜”,当检测到汗液中Na⁺浓度异常升高时,自动激活冷却机制,实现健康管理闭环。

同时,数字化仿真技术(如有限元分析FEM、分子动力学MD模拟)也将被广泛用于预测复合膜在复杂环境下的服役行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九、结论性观察(非总结性陈述)

当前,耐水洗暴汗功能服装中复合膜的耐氯化钠腐蚀性能已成为制约产品寿命与用户体验的关键瓶颈。尽管已有多种高性能材料问世,但在长期高盐、高温、机械摩擦复合工况下,仍普遍存在界面剥离、透湿衰减、力学退化等问题。通过优选惰性膜材、优化层间结构、实施表面功能化改造,并结合科学的使用维护规程,可显著提升复合膜的耐蚀能力。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具备“长寿命周期+智能反馈+环境友好”特性的新一代复合膜有望重塑功能性服装的技术格局。

昆山市英杰纺织品有限公司 www.alltextile.cn


面料业务联系:杨小姐13912652341微信同号


联系电话: 0512-5523 0820


公司地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A2217